2017年5月31日下午,由国民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主办,邀请本支部老党员、原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柯敬教授,在主教1305会议室为经济学院全体教工党员讲授“中财校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国民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斌开教授主持,经济学院30余名教工参加了本次学习。
王柯敬教授于1962年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前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后在工厂和工业管理部门从事多年财务管理工作,1979年调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经济管理系,1992年至1996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院长,1996年至2003年任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校友总会名誉会长等,可以说,王教授主持了中央财经大学从“学院”到“学校”这一重大转变,见证了学校数十年间的浮沉变迁,王教授本人正是一部当之无愧的“中财校史”。
讲座伊始,王教授阐述了他对历史的理解,他认为历史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因此在学校飞速发展的现在,回顾历史、学习历史是更好地参与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基础,王教授对在座的教工们谆谆寄语“你加入了中财的队伍,就是参加了中财历史的创造和写作”。王教授提出,老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要办好一所大学,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强大的师资队伍,二是能招来具有潜质的学生,三是良好的信息系统。
王教授从建校历史、校址变迁、学校和上级领导机关变化、学科设置、中财特色五个方面讲述本次党课。他介绍了学校建校起源于华北财经学院、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财经学校、辅仁大学这三种来源说法,学校辗转历经西皇城根22号、四道口、沙河和短暂办学的清河、上庄等校址。在时光变迁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学校由最初隶属财政部领导的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经历1952年院系调整,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1953年4月再历经变更成为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1996年改名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在国家政策的要求和老一代领导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管理。这所和共和国同龄的学校,也在变迁中不断地转变完善自身,从最初的财政、金融、会计老三系,到国际金融、国际会计的成立,到1985年经管系开始招生,学校经历着学科设置由窄变宽,培养人才由带有职业性向学术性的转变,学校也在由一所干部学校向大学转变着,时至今日,仍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
党课上,王教授也提到学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的困难,但是我们“以最小的土地面积,耕种了最好的办学成果”,中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最受欢迎、职业前景最好、发展最好的,这种特殊的“中财现象”得益于学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得益于学校对学生合作、共事能力的注重和培养,这是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和传承的精神。
最后,王教授寄语在座各位老师,“进入中财,大家都是中财的主导者、经济学院的主导者,大家都参与了书写历史,创造历史,重塑中财,成为中财的一部分,祝愿大家永远向上,永远进步。”
党课结束,在座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齐兰教授回忆起和王教授共事的点点滴滴,看着退休后谈笑风生、平易近人的王教授,开玩笑地说起他工作时的不怒自威、严肃认真,提起自己刚入职时王教授“突击”课堂旁听上课,她觉得这次“突击”给她整个教师生涯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时督促自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并赞同校领导“突击”检查对于青年教师提升上课质量有很大的督促作用。作为王教授的学生,从教三十年有余的老教师蒋选教授提到了“什么是传承”,从经管系诞生而来的经济学院,有着和老三系不一样的氛围和风貌,经济学院未来的发展也必然跟老三系不一样,怎么去发展我们的学院、去培养学院人才,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张铁刚教授交流说,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机构,尊重自己的历史最重要的首先是尊重最原始的数据,希望有机会王教授能够继续把因时间有限未讲述的点滴故事再与我们细细分享,同时鼓舞在座教师,让我们共同创造中财的历史和经济学院的历史。
本次党课,是国民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主办,辐射至全院教工党员的支部活动,也是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史校史的重要活动。在接到支部党课邀请之后,已近80高龄的王柯敬教授毫不犹豫、大力支持本次党课的举办,作为国民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王教授用他的言传身教,展现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听王教授如数家珍般地讲述校史,全院教工党员不仅借此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历史、文化根源、变迁和传承,也切身领会到王教授热爱学校、心系学生、尊师重教、胸怀家国的伟大情怀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