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我校经济学院邀请到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博导谢康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内生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的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陈斌开教授主持,经济学院冯薇、严成樑等多位老师及部分硕博学生参与了讲座。
谢康教授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理论背景,他从Paul Romer新经济增长模型讲起,由干中学形成的重要内生变量——人力资本,延伸到Gary Becker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刻画的人力资本和分工的关系,他讲到,在该模型中,协调成本的下降对分工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且协调成本可以通过制度、文化、城市化和企业家培养等方式降低。但协调成本函数的设定较为简单,即协调成本依赖于分工的规模,且这种依赖是单向的。而在Douglass North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的产权制度。
之后,谢康教授指出,现有研究对“协调成本影响经济增长有什么特征”、“协调成本与制度之间关系究竟如何”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探讨。沿着这个逻辑起点,谢康教授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数据,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协调成本结构及其变动特征。他指出,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因知识的时间互补性和空间互补性降低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倒U型结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因此,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总是最重要的;其次,内生协调成本之间的互补性,或者形成规模报酬递减效应,或者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效应,不同增长路径之间的差别取决于是资本积累促进知识积累过程;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新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加速协调成本迂回性和突变随机性而形成收益递增。
讲座结束后,谢康教授同在场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沟通,就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并回答了部分同学提出的问题。讲座进一步开拓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我院师生围绕相关问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