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学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经济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全体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团员观看《您的声音》纪录电影。
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接诉即办”改革从探索到实践、从理念到制度、从城市治理到社会治理的变革历程,展示了北京市“接诉即办”践行为民服务根本宗旨取得的丰硕成果。
2月24日上午,经济学院全体党委委员赴影院进行了集体观影学习。3月3日至3月16日,经济学院500余位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团员前往影院或在校内进行了集体观影学习。

观影结束后,学院学子纷纷发表观影心得与学习体会。
电影《您的声音》以12345 市民热线为叙述主线,围绕“接诉即办”改革,勾勒出了城市与市民的“双向奔赴”,让我深受触动。这些在一线忙碌的身影,真正将人民的“急难愁盼”写进政策的平仄,将治理的加减乘除化为生活的方圆,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实写照。作为经济学专业的青年党员,我们既要学会以宏观之眼俯瞰发展的等高线,又要以微观之耳倾听市井的肠鸣音,让青春之我与时代共振共鸣!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寇莹颖
《您的声音》以“接诉即办”热线为切入点,通过真实故事展现了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让我看到“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影片中,基层工作者耐心倾听、高效解决问题的态度令人动容,让我联想到党支部工作也应如此——贴近同学需求,真诚回应关切。特别是老楼加装电梯、胡同停车治理等案例,启示我们:社会治理需要技术与人文并重,既要运用大数据优化服务,也要保持对个体诉求的敏锐感知。作为党员,我们更应发挥先锋作用,像“12345”热线一样,成为连接同学与组织的桥梁,让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被重视,共同推动校园治理的进步。
——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谢柏旸
《您的声音》通过讲述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处理的胡同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等民生故事,展现了“接诉即办”改革中“倾听诉求—快速响应—攻坚难题”的治理逻辑,体现了12345市民热线以“民声”为镜,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的宗旨。这种"接诉即办"的治理智慧蕴含着"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作为党支部书记,这部电影启示我在今后要继续以“同学为中心”的理念做好支部工作,主动倾听同学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将党的宗旨转化为服务同学的具体行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效能。
——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宋立
电影《您的声音》通过纪实拍摄手法,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北京12345热线背后数千名接线员和基层工作者为城市治理的辛勤付出!为构建有温度的城市而不懈努力!电影也让我坚信每一个声音都有被倾听的价值,每一份努力都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每一次携手都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白乌兰
撰稿人:杨景涵
审稿人:孙敏